新闻中心 /News
艺术让青春绽放缤纷色彩|精品校本课程系列之艺术类
艺术让青春绽放缤纷色彩|精品校本课程系列之艺术类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围绕艺术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开发出一系列贴合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类校本课程。主要有:书法社、舞蹈团、管乐团、弦乐团、合唱团、民乐团、国画社、插画社、装饰绘画等。
刘海英,美术老师,顺德书法家协会会员,酷爱书法、国画与音乐,多年来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达200百多人次。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和人文精神,成为有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我校书法社坚持引导学生追溯书法源头,了解文字的演变历程,学生从篆书线条研习开始,感受书法线条的独特魅力,之后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诸家古帖学习。
通过学习掌握用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学生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陆泳潼同学参加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荣获金奖,并在顺德区人民政府“奥斯卡才艺之星”评比中成为顺德区中学组书法类唯一获奖者。近年来,唐立恒、欧芷荧、谭紫滢等一大批同学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特等、一等奖等近六十多人次。
刘海英老师本人美术作品与书法作品分别获奖入展佛山市首届美术教师作品展与顺德区书协举办的第四届临创展,2019年6月荣获容桂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多次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展演书法类优秀指导教师、区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
朱静老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现担任我校艺术科科组长,连续几年被评选为我校优秀教师,学校各项晚会典礼的总导演,是学校舞蹈团指导老师,带领舞蹈团的同学们屡次获得国内外各项荣誉!
舞蹈课程主要为舞蹈团日常训练课程,在训练学生舞蹈基本功的基础上,每学期以排练舞蹈特色剧目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为宗旨,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热爱舞蹈,探索舞蹈,快乐舞蹈!
1、培养具有舞蹈兴趣爱好的学生,让他们从了解舞蹈到认识舞蹈然后爱上舞蹈,让舞蹈艺术在同学们的中学生活里异彩芬芳;
2、培养优秀舞蹈潜质的学生,开发他们的舞蹈潜质,排练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外各赛为校争光;
在舞蹈团成立的11年里,舞蹈团的同学每年都负责学校开放日和新年晚会的表演任务,受本部邀请参加新年音乐会,并连续获得学校艺术节特殊贡献奖!
赵阳老师,中学音乐一级教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广州交响乐团首席长号、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郭铮老师。广东省管乐协会会员。顺德交响乐团首席长号,容桂教育局音乐中心组成员。
阮玲老师,中学音乐一级教师,曾在2012以及2015年参加容桂街道以及顺德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声乐、器乐、理论等各个单项一等奖以及综合评比一等奖,在省实顺德学校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校合唱团以及校弦乐团的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屡次获得国内外各项荣誉!
一个学习乐器的学生,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会独立演奏,显然是不够的,它应当通过参加重奏及乐队来丰富自己的音乐生活天博TB综合体育,扩大曲目的视野,获得全面的音乐教育,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总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通过训练,带孩子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体验弦乐团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高国良老师,中学音乐二级教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师从杨岩,孙逊教授。担任高二音乐教师,曾在2018年参加容桂街道以及顺德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获得街道特等奖以及区一等奖,声乐单项获得区第一名。
学校民乐团成立于2011年9月,主要热爱民族音乐的学生组成,现有成员22名。自民乐队成立以来,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华”为目标,以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已任,坚持每周排练,已建立了完整的训练管理体系。自民乐队成立以来,民乐队的步伐迈得扎实, 迈得坚定。科学化、规范化、重管理, 抓投入, 选苗子, 有计划, 勤训练, 是我校民乐队一直坚持的原则。民乐团在学校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指导老师黄翠仪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为学校赢得了许多荣誉
民乐团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时间课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合奏曲目选择典型的、特色各异的曲目,以培养学生对乐曲的风格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通过接触一些新的作品来了解民族乐合奏的发展动态。
2013年,民乐团古筝节目《雪山春晓》荣获第十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广东省决赛特金奖。
吕素云老师,中学美术一级教师。从教14年,2012年、2015年获得容桂美术教师综合类比赛一等奖。国画类、手工制作类单项第一名。2015年论文获得广东教育学会二等奖。2016年主持顺德区课题《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应用研究》顺利结题。带领学生参加区级以上绘画比赛十余人获得一等奖,本人多次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纸或绢上。本小组学习分为山水、花鸟两个方向。采用临摹、写生、创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临摹古画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绘画历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气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并学习一些著名的国画家的绘画特点。
陈华婷老师,中学美术一级教师,国画专业,擅长工笔人物,水彩山水。辅导学生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别奖项。
孙梓哲同学的作品《太阳能陆空两用汽车》荣获2017年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荣获第33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类一等奖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让学生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